傾聽裂隙的迴聲 Listening to the Overtones of Fissures 2023年綠島人權藝術季「傾聽裂隙的迴聲」選擇了「傾聽」這個看似被動、柔軟的姿態,試圖接收個體所歷經政治、經濟與體制的不同遭遇。經驗後留下的傷口,就像一道道將人們隔開的「裂隙」,加上 fissure 所具有的不協調與分歧的意含,如同白色恐怖於個人與社會帶來的隔閡或差異,在生活推著人們前進時,被略過而有待重新認識。「迴聲」來自於裂隙中不斷發生、傳遞的聲音,而 overtone 是與基礎頻率共同存在的其他頻率,就像主流意見以外被忽略的存在。 綠島人權藝術季自2019年開始,今年為第四屆,首次有完整一年的籌備期,透過策展團隊的規劃、組織學術顧問團,開設共學講座、工作坊,踏查、拜訪前輩與後代,與相關人士共同發展和創作。面對白色恐怖複雜的歷史,當代藝術創作與策展的任務不是再現歷史或講述事實,而是透過藝術家的觀點、媒材、創作手法,將對歷史題材的觀察、認識與發現,藉由創作轉化、詮釋、並重新創造出一個觀眾得以接近的路徑。 傾聽與迴聲本為相生的態勢,裂隙的聲音是來自歷史的陷落,抑或至今仍讓大眾難掩不安的傷口?裂隙暗處的嗚鳴聲從來都不只是單一的波動,而是涵納於數萬人的生命經歷。我們要如何讓在白色恐怖這段時間裡,順應體制過著生活,或在當中獲取利益—相較於受迫害者的多數社會—的群體,了解那段歷史與制度的不公義呢?而在這段歷史最具代表性場域之一的綠島,它的文化與故事又是如何被忽略了呢?「傾聽裂隙的迴聲」以三個子題串連白色恐怖、當代的反思與綠島和人權,希望透過當代藝術拉開與歷史的距離,透過藝術傾聽裂隙裡頭以及另一頭的聲音,在面對複雜且充滿歧異的歷史時,提供觀眾更多想像、思考以及接近的路徑,共同建構這段歷史對於當下的意義。 穿梭歷史的縫隙 綠洲山莊圍牆殘存著作者與年代不詳的樹木壁畫,使它們枝幹纏繞且扭曲的「外力」為何?蔡宛潔以外觀最為接近的榆樹,隱喻曾經在此的每個個體,嘗試傾聽他們所想傳達、訴說的聲音。而白色恐怖如何帶來我們對於人權的省思?吳瑪悧以受難者高草為對象,邀請觀眾思考在威權體制下的不當審判與監禁,身而為人,是否該被如此對待?白色恐怖四十年的歷史裡有許多不同身份的人,測不準工作室邀請了執行者及雙重身分的後代對話與創作,希望透過桌遊的形式,邀請參與者試想不同脈絡與時空下的選擇,及其如何決定我們的未來。 會客室本該是使思念的人能見上一面之處,王榆鈞為無法被傳遞、講述的情感,創作了歌曲,並以這些歌曲去連結在各處的人、事、物與場景的聲音,交織出一片聽得到卻看不見的思念之海。郭俞平的作品如同散文篇章,將各地搜集來的衣物拆解重縫,在雕塑、重製檔案的編組中敘寫一篇篇的視覺故事,並邀請觀眾走入其中閱讀。過去將受難前輩困住、辛苦打石、或者只聞聲不見影的大海,成為了今日的觀光勝地。羅懿君像是對受難前輩致敬一般,運用島上可覓得的自然素材,配以其他現成材料,製作出潛水的各種裝備。而這樣人與海的關係,可以在歐陽文前輩於1950年代所拍下的綠島的居民生活與景觀瞥見,對比今日礁岩雖仍佇立於海岸線上,然而人們的生活,以及來到島上的目的,早已迥異於當年。 今日與回望 1950年代協助新生訓導處攝影部的陳孟和前輩,持著相機在多處為島嶼留下了影像。2010年代末,幾位後來的人循著當年的照片重新拍攝;2023年的今天,劉紀彤以文字回應這些同一地點不同樣貌的風景,三個世代的人,透過這些風景照片連結了起來。若朝向更年輕的世代又是如何呢;白色恐怖離今天的孩子是近還是遠?蔡宛璇與他的女兒澎科萌共同發展創作,透過11歲孩子的眼睛觀察藝術季在創作與研究過程中的活動,提出了在成人充滿定見的世界裡所忽略的另外一種觀點。而今日的觀點可以如何呈現?受難前輩槍決前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不僅是獨裁政府存在的證據,也是過往極不對等的權力與暴力的彰顯。張卉欣以「取消」影像的方式,將影像視為某種歷史留下的聲音(檔案),在今日持續喧嘩。 創作到底是生活的調劑,還是為了自我完成?張紋瑄以作品思考同一物件在個人生命經驗與客觀敘事的差異,過往受到監禁的前輩,如何藉著「創作」行動來換取他們在思想上的空間,創作之於個人的意義又是為何?同樣重新敘說過往的創作,鄧兆旻邀請音樂人重新編唱1934 年的《雨夜花》,將歌曲擬人化成為具有意識的「人」,向觀眾娓娓講述其顛沛的歷史進程中,一個人/物為求生存,如何被詮釋、被(不)理解或被禁/噤聲。亦以改寫歌曲為方法的勞麗麗,則是在無聲的卡拉OK音樂錄影帶中,透過三首歌曲思考作為一位香港人的自主性,在本展中以此呼應近代歷史中,因政權替換亦在不同層面受到影響的綠島。今日的香港,不斷提醒著我們歷史可能如何重複上演,數十年前白色恐怖的緊張情勢,是否可能對應今日的臺灣?Candy Bird 以綠島為故事發生的場址,揉合了他在綠島駐地的觀察、對話以及當今臺灣的政治局勢,虛構了兩位間諜的故事,將作品所在地的肅穆氛圍連結到我們所處的當下。書本作為思想交流與表達意見的物品,卻同時也是白恐期間許多人被定罪的原因之一。陳曉朋將白色恐怖相關研究中的統計數據,轉化成一張張彩色書頁,在沒有文字的書中呈現出政治受難者與綠島的色彩。 過去的島嶼,當代的困境 這座島嶼的住民與其環境之間的關係,經常在政治目光與觀光產業的討論中被忽略。吳克威與蔡郁柔透過重訪火燒島聚落,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座島嶼上頭的山林、動物、人、作物,以及大海之間的故事,並邀請我們思考人們的生活與日常,是如何受到政治與經濟的形塑與轉變。而同樣受到這座島嶼的地景和環境所召喚的阮芬林,在冬季沒有觀光客的綠島,獨自待了三週。他的作品串連深入地下的人權紀念碑、學校中的運動場、綠島的自然地景等場景,邀請我們思考自然、人、環境以及生死的關係。利羅伊.紐則是以竹子和綠島當地回收的材料,與國小學生合作創造出既是船又是承載生活與生命的居所,以此連結菲律賓與臺灣在現代化進程中相似的殖民歷史、環境處境與文化經驗。 張恩滿與同屬臺東大鳥村Tjuljaviya家族的表姐們,共同編織傳統網袋sikau的過程中,分享自身在黨國治理下的意識型態轉變,與他們對於自身處境的思考。共同合作與創作的阮金紅、蔡崇隆與史旻玠,於監禁房中以外籍看護及工廠的生活處境為題,將政治人物人權議題的口號和移工現實面臨的情境並置,透過反身性的視角思考臺灣經濟發展與移工命運的諷刺對比。咖容琳娜.布瑞秋拉以大觀社區迫遷案為背景,由受迫遷者在被拆除的家屋裡演出,講述著經濟發展與生活、政府與人民間的不平衡關係,提醒我們今日轉型正義,是否也該面對綠島的新生訓導處興建時徵收土地的問題。鄭庾陞的作品則是關注光州民主化運動期間提供支持的性工作者,同樣是投身運動的人,卻因為她們的特殊身份而成為了匿名的示威者。本展多件作品與女性與弱勢族群相關,透過這些作品,我們看見今日在不同地方被邊緣及忽略的聲音。 「傾聽裂隙的迴聲」期待在相似或各異的社會情境與脈絡下,邀請觀眾認識在不同政治與殖民政權的更迭、轉變中的社會體制,與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過程裡,關於思想、生存、性別、族群與歷史詮釋的當代處境。透過傾聽來自不同身份、背景與立場的聲音,找出可讓彼此互相認識與對話的基礎頻率,希望能在與不同政治受難者、後代家屬、綠島居民以及許多被忽略的話語中,轉化出能讓大眾更瞭解存在於白色恐怖歷史及其之外,尚未來得及被大眾接觸到對於人權的多重觀看視角。 |
展覽期間 | 2023. 5. 17-9.17 展出地點|白色恐佈綠島紀念園區 指導單位|文化部 主辦單位|國家人權博物館 執行單位|均勻製作 策展人|蔡明君、陳韋綸、蔡秉儒 參展藝術家| Candy Bird、王榆鈞、阮金紅(越南)+蔡崇隆+史旻玠、阮芬林(Phuong Linh Nguyen,越南)、利羅伊.紐(Leeroy New,菲律賓)、吳瑪悧、咖容琳娜.布瑞秋拉(Karolina Breguła,波蘭)張卉欣、張恩滿、張紋瑄、郭俞平、陳孟和+後來的人們+劉紀彤、陳曉朋、測不準工作室、勞麗麗(香港)、鄭庾陞(Yooseung Jung,韓國)蔡宛潔、蔡宛璇+澎科萌、蔡郁柔+吳克威、歐陽文、鄧兆旻、羅懿君 策展顧問|林傳凱 學術顧問|陳進金、彭仁郁、侯志仁 執行統籌團隊| 專案統籌|胡忻儀 專案經理|林允馨 專案執行|鄭羽芝 、張詠欣 行銷公關|宋秋美、廖淑鳳 技術統籌|賴信宇 視覺統籌|黃靖懿 攝影紀錄|黃雅農 運輸協力|杰熙藝術工程 CF | 陳詠佳 翻譯 |黃亮融 媒體合作|Giloo紀實影音、聯合文學unitas生活誌 媒體報導 Selected Media Clipping |